GF4070@49X 發表於 2017-8-20 21:10

點解大埔區公屋無論成交量同埋價錢都特別低

大埔區有4條租置屋邨(太和,運頭塘,富亨,富善),點解呢4條邨既放盤同成交量都特別少,香港置業難,點解d人唔揀大埔公屋去買,係咪貪佢唔方便,仲有,就算有放盤,點解d價錢都特別低(綠表大把都低過200萬,白表大把都低過250萬),同埋即使大埔屋邨租置比率比其他區高,都甚少聽到大埔有公屋王出現,究竟係咩原因令到大埔公屋成交同售價都特別低迷

currypig 發表於 2017-8-23 19:55

以上大埔四條屋邨,除左富亨,其餘三個邨都佔一定比重原區安置
或者係附近原居民,水上人第二代申請上樓,就算現時寶鄉邨也是
區外人佔甚少,所以比起其他區成日聽到有樓王既博康,竹園,鳳德等
成交量較低自有一定原因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8-24 23:03

點解d區外人見大埔d公屋咁平都唔去買,大把綠表放盤都唔洗200萬,唔買大埔公屋點搵盤上車,尤其是宜加d樓咁貴,市民上車難,大埔公屋絕對係良好上車盤,尤其是買太和就正,屋企樓下就係火車站
另外想問點解上水粉嶺d公屋售價都貴過大埔,唔通大埔交通好唔方便或者因為其他原因例如風水問題唔想住大埔

barking 發表於 2017-8-27 02:22

冇講話公屋, 北區(市內)月租車位都貴過大埔啦. 供需定律
原因可能北區鄉郊地多, 原本住村屋既後代都想置業北區, 加新香港人集中想住北區.
而且北區鄉郊有不少的倉庫工場等等棕地提供就業, 此仍大埔欠奉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9-5 14:23

仲有一樣野想問,同樣係政府售賣既公屋,點解Y3,Y4型公屋放盤售價會比Y1,Y2,H型,新長型, 舊長型,相連長型為貴,唔通Y3,Y4型公屋設計同居屋無太大分別

dcyw 發表於 2017-9-5 22:19

本帖最後由 dcyw 於 2017-9-5 22:23 編輯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9-5 14:23
仲有一樣野想問,同樣係政府售賣既公屋,點解Y3,Y4型公屋放盤售價會比Y1,Y2,H型,新長型, 舊長型,相連長型為 ...
樓宇設計是其中一個原因,始終Y3及Y4型在戶型設計上方便自行間隔成客飯廳與睡房都有
窗戶,有利採光、通風。

而相若年期的相連長型普遍單位在間隔後仍只有客飯廳或睡房有窗戶,尤其是非面積較大
的單位。

而Y2型的設計則可說是處於舊式與新式設計的過渡期,戶型開始由舊式公屋的四邊型改變
成多變型,縱然廚房、浴室與露台都仍設於單位較外圍的位置,但已較易讓間隔後的客飯
廳與睡房都有窗戶,採光、通風較佳。

至於Y1、舊長型及新長型則可說是仍屬於從舊式公屋複製過來,普遍單位向外的一面都是
廚房、浴室及露台,單位內部無論如何間隔,客飯廳與睡房的採光都會不足。

最後還有最基本的一個因素:樓齡。

故某程度上Y3、Y4型綜合各方面來說都較易比其他類型出現較好的造價。

s3n370 發表於 2017-9-6 23:1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7-9-7 02:21 編輯

其實你話大埔公屋價錢低,放盤同成交都少,係從新聞報導,定係真實成交總結出黎先?
睇番新界東其他區份0既公屋,成交量同價同大埔唔差得遠


同埋,綠表同白表資格人士,
响居屋第二市場買未補地價公屋/居屋,乜價錢上有分別咩?一係唔駛補地價,一係補足地價,邊有補D唔補D架

回正題,成交量低係多得辣招,唔係個別區域,而係全港現象。
最重要係,現時住响自置公屋人士,
賣佐層樓始終要住,賣佐之後住邊好?
以前都仲有人賣自住樓搏跌市。
經歷咁多年教訓,而家仲肯咁做0既人仲有幾多?

賣樓後實情係落袋唔多,除佐極少數富戶,同其他(如財務、家庭)個人因素外,根本唔會輕易賣樓既然唔多人賣,又邊有成交?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9-16 19:44

大埔公屋係得太和放盤價同其他區唔差得遠,富亨富善運頭塘樓價比其他區低水唔少,之前睇過一個地產網,300-500呎單位係得太和先賣到300萬以上,其餘果三條邨基本上得280萬以下,當然,大埔公屋唔算全港最平,印象中山景朗屏好似仲平,大把唔駛200萬

仲有我覺得Y4型公屋好過Y3型公屋,好似Y4型公屋每層有幾個單位(唔知係3隻翼既樓梯對面果個單位抑或係4部後面果兩個單位)可以間到三間房但Y3型公屋好似無單位可以間到三間房,感覺Y4型公屋比Y3型公屋實用

dcyw 發表於 2017-9-16 22:42

本帖最後由 dcyw 於 2017-9-16 22:56 編輯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9-16 19:44
大埔公屋係得太和放盤價同其他區唔差得遠,富亨富善運頭塘樓價比其他區低水唔少,之前睇過一個地產網,300-500 ...富善邨始終是這些屋邨之中樓齡最舊,樓宇類型亦屬較舊款的Y1及Y2型,縱然環境與方
便程度都不太差,故樓價相對較低亦無可厚非。

而類近樓齡與樓宇類型的富亨邨、太和邨和運頭塘邨,某程度上都是因為太和邨的規模
及處於太和站上蓋使然。

仲有我覺得Y4型公屋好過Y3型公屋,好似Y4型公屋每層有幾個單位(唔知係3隻翼既樓梯對面果個單位抑或係4部後面果兩個單位)可以間到三間房但Y3型公屋好似無單位可以間到三間房,感覺Y4型公屋比Y3型公屋實用沒錯,標準Y4型每翼盡頭面對樓梯的合計三單位及兩翼之間四部升降機背後的兩個單位
都是可以分間三間睡房。每翼盡頭的一款單位較方正,唯一缺點是廚房及浴室位於通往
各睡房的走廊盡頭處,而四部升降機背後的唯一缺點是客飯廳位置因應樓主設計而有斜
角位。

而標準Y3型亦有單位每翼盡頭亦有單位可以分間三間睡房,其中兩翼有兩伙,另一翼則
有一伙(該伙為全Y3型單位之中面積最大的),每層合計五伙。

GF4070@49X 發表於 2017-9-17 01:20

唔知係咪因為公屋富户政策,本人最近係一個地產網見到有人以超過400萬價錢出售太和邨單位,唔知太和第時會唔會有機會成為下一個類似鳳德、竹園北、顯徑、華貴呢類公屋王屋邨,不過4球或以上既太和邨放盤印象中好似得一兩個左右,其他都係200幾300萬居多

另外,想問一問Y3,Y4型公屋可以間到三間房既單位大概幾多呎,有無600至700呎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點解大埔區公屋無論成交量同埋價錢都特別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