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F) Fantasy Zone / Fun享區 交通路線建議(F1) 建議新巴增辦 793 線來往將軍澳及荃灣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開啟左側

建議新巴增辦 793 線來往將軍澳及荃灣

[複製鏈接]
~誰@359~ 發表於 2012-7-3 19:2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7-3 19: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既然有人重提方議員建議
我好想知道將荃線如果取道大隧、沙田、城隧,究竟可唔可行?
我雖知道直車係開辦將荃最主要既訴求
但如果可以接駁城隧強大巴士網絡,基本上計劃荃灣區既走線相對容易好多 ...
成條線運作成本會因為大老山隧道而高左一截
方角山D野實情有幾多係可取?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GL3789 發表於 2012-7-3 21: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2-7-3 19: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成條線運作成本會因為大老山隧道而高左一截
方角山D野實情有幾多係可取?


如果將荃批俾老九做並且經沙田
大隧轉乘優惠可以方便到北區/大埔/馬鞍山
透過城隧既網絡,覆蓋到大部分荃灣地區,定走線相對容易好多
多4公里,行車時間差唔多,名義上減低798加班壓力實際上與798競爭

不過問題係
每班車要約多6-7個客cover多出既隧道費/油錢
部分來往將荃乘客需要係城隧轉車

雖然正路唔應該經沙田,但又係咪真係唔可行呢?
~誰@359~ 發表於 2012-7-3 2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7-3 21: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將荃批俾老九做並且經沙田
大隧轉乘優惠可以方便到北區/大埔/馬鞍山
透過城隧既網絡,覆蓋到大部分荃灣地區,定走線相對容易好多
多4公里,行車時間差唔多,名義上減低798加班壓力實際上與798競爭

不過問題係
每班車要約多6-7個客cover多出既隧道費/油錢
部分來往將荃乘客需要係城隧轉車

雖然正路唔應該經沙田,但又係咪真係唔可行呢?
如果將荃批左畀九記,城隧網絡係好大,但49X做得晒青衣?上葵呢?青公呢?

荃葵青本身都有佢既網絡
到時青衣上葵青公,甚至成個屯門都可以轉車去到晒
而新界東就更加唔需要考慮,冇理由因為一個轉乘而走去同798重疊
而且要798加轉乘,唔係冇可能,係差一個畀九記say yes既誘因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GL3789 發表於 2012-7-3 22:0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2-7-3 21:3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將荃批左畀九記,城隧網絡係好大,但49X做得晒青衣?上葵呢?青公呢?

荃葵青本身都有佢既網絡
到時青衣上葵青公,甚至成個屯門都可以轉車去到晒
而新界東就更加唔需要考慮,冇理由因為一個轉乘而走去同798重疊
而且要798加轉 ...


係有盲點
不過城隧轉車會比較集中,該批路線班次相對較密較穩定

如果將軍澳往來新界,唔再需要係觀塘轉車
直接釋放觀塘往來新界各路線的部分運載力,減輕加班壓力

況且798有加班需要,多一條線經沙田,變相班次double左
對乘客都會受惠
~誰@359~ 發表於 2012-7-3 22:1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7-3 22: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係有盲點
不過城隧轉車會比較集中,該批路線班次相對較密較穩定

如果將軍澳往來新界,唔再需要係觀塘轉車
直接釋放觀塘往來新界各路線的部分運載力,減輕加班壓力

況且798有加班需要,多一條線經沙田,變相班次double左
對乘客都會受惠
城隧堆線密,但連而家既客都未搞得掂
而轉車站空間不足既問題,亦都係一直存在緊
隊多條線落去只係令情況惡化同埋令人轉唔到車
況且,荃葵青短途線服務一向比東九龍更加OK
我睇唔到叫人轉41M 42M 243M 235 235M呢堆線有咩問題…

將轉車地點由觀塘改去大老山,係唔可以減輕到加班壓力
因為班車最終都係會轉返同一條線
而果堆線,例如74X 89D呢D,o係大老山既落客人數都好有限

798加班需要?個別時段囉
同埋我地都冇需要再討論方角山既建議,因為佢只係想借798既路線
用798特車既名義,幫日出康城開條去到晒沙田同荃灣既線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GL3789 發表於 2012-7-3 23:0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2-7-3 22: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城隧堆線密,但連而家既客都未搞得掂
而轉車站空間不足既問題,亦都係一直存在緊
隊多條線落去只係令情況惡化同埋令人轉唔到車
況且,荃葵青短途線服務一向比東九龍更加OK
我睇唔到叫人轉41M 42M 243M 235 235M呢堆線有咩 ...


去梨木樹、石圍角、麗城無咁方便
有辣有唔辣啦
我都同意城隧轉車個位真係好擠迫
不過塞多條15-20分鐘一班既線係咪真係唔得呢?

如果轉車地點改左去大隧
就唔洗一定轉去觀塘既線
例如大埔75X,馬鞍山286M、廣源82X等
點都會有分流作用

不嬲西貢區好多無必要既建議,方議員既真正目的唔洗多講
不過我只係想探討下經沙田係咪可行既選擇
~誰@359~ 發表於 2012-7-3 23:1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7-3 23:0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去梨木樹、石圍角、麗城無咁方便
有辣有唔辣啦
我都同意城隧轉車個位真係好擠迫
不過塞多條15-20分鐘一班既線係咪真係唔得呢?

如果轉車地點改左去大隧
就唔洗一定轉去觀塘既線
例如大埔75X,馬鞍山286M、廣源82X等
...
塞多條線就唔係問題,但都要D客有位排隊等車先得嫁…
而我會覺得,將軍澳居民既然係接受E22A、A29咁樣唔行觀繞既特快線
其實已經冇需要consider除觀塘道以外既任何走線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dippy 發表於 2012-7-4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JX9097 發表於 2012-7-4 02: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誰@359~ 於 2012-7-3 23: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塞多條線就唔係問題,但都要D客有位排隊等車先得嫁…
而我會覺得,將軍澳居民既然係接受E22A、A29咁樣唔行觀繞既特快線
其實已經冇需要consider除觀塘道以外既任何走線 ...


由將軍澳出龍翔道,經觀塘道不停站的確係"最快"選擇
所以唔存在將軍澳居民"接受與否"嘅問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6-1 2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