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F) Fantasy Zone / Fun享區 交通路線建議(F1) 大膽的港島區巴士重組建議
開啟左側

大膽的港島區巴士重組建議

[複製鏈接]
4437 發表於 2013-1-18 1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路線設計理念


作為一名中西區居民,怎也會對現時各條「龜速」流水巴士路線感到不滿。面對每天在軒尼詩道東行、德輔道中東行、西港城附近呆等,
我很擔心這些巴士路線在西港島綫通車後,還有沒有競爭力。
為了我們將來有更多選擇,加上本版另一帖也提出了相近的理念,我就設計了一系列全新的巴士路線,
避過了大多數的「塞車黑點」,大幅度加快了各路線車程,務求這些路線在將來有更大生存空間。

我知道本版對建議內容十分嚴格,但由於我不是資深巴迷,不熟悉「派車」和「班次」的準確資料,
請容許本人在此兩欄先留空,或讓版友代為填上。
不過我認為在新路線塞車機會大大減低下,我的建議應該不會超出現有車隊數目。

路線改動簡介


本建議涉及15條途經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及南區的路線,
較東端車站將會置於前面,所有循環線及雙向方段線將會作出標示。

1
延長一端路線:跑馬地(上)往返數碼港/堅尼地城
2
改動部分路線:筲箕灣往返中環港澳碼頭
5
改動全條路線:銅鑼灣(香港大球場/怡和街)特快往返西營盤(正街)〔循環線〕
5B
全條取消
5X
改動全條路線:筲箕灣特快往返堅尼地城(經銅鑼灣)〔雙向分段〕
11
改動一端路線:渣甸山往返荷李活道〔循環線〕
11X
全新設計路線:渣甸山特快往返中環碼頭〔雙向分段〕
18X
全條取消
25
改動全條路線:寶馬山特快往返中環碼頭〔雙向分段〕
25A
改動路分路線:寶馬山往返灣仔(會展)
25C
改動全條路線:寶馬山往返天后鐵路站
26
全條取消
27
全條取消
47X
改動部分路線:灣仔(摩利臣山道)特快往返華富(北)〔循環線,原M47〕

全套建議的焦點在於在不影響超過98﹪的點對點覆蓋下(唯一不足之處是天后廟道下游安排),
一、新增1條路線及取消4條路線;
二、將3條本來是「流水」的路線,改為「特快」路線;
三、大部分被轉為「特快」路線的原路線覆蓋地區,仍有「流水」路線覆蓋。

詳細建議內容


1
跑馬地(上)往返數碼港/堅尼地城〔$3.4,摩星嶺至數碼港間收$4.4〕


改動原因:彌補47X不能服務的舊有〔數碼港至摩星嶺<->西營盤至中環〕乘客。

本路線會以1+1分式營運:一班開往數碼港,一班開往堅尼地城,以維持堅尼地城以東的班次水平。
1原線路線不變,堅尼地城以西跟從現有M47的停站,至數碼港為止。
至於由華富至中環的乘客,則可轉乘4。

收費模式方面,東行採用分段收費,西行即有所變動:
所有乘客上車時「先付」$3.4,巴士駛過摩星嶺5號總站後,停站只開前門,
乘客落車時需要再次拍卡或補繳輔幣$1方可下車。
因此摩星嶺前落車乘客只須付$3.4,與現時收費相同。

2
筲箕灣往返中環港澳碼頭($4.1)


改動原因:彌補11改經荷李活道、25改為特快、新開設11X為特快線,所引致的中環碼頭<->灣仔間的空缺。

西行路線不變,東行路線過分域街後直駛,恢復舊有路線往筲箕灣。

5
銅鑼灣(香港大球場/怡和街)往返西營盤(正街)〔特快/循環線〕($3.4/$4.4?)


改動原因:現有途經上環、西營盤的5系流水路線必然經過數處塞車黑點,
包括德輔道中東行及軒尼詩道東行,導致車程極長,但又沒有特快路線取代。
本路線採用類似82X的方式營運。

西行路線:〔香港大球場>加路連山道>禮頓道>邊寧頓街〕>怡和街>軒尼詩道>堅拿道巴士專線>
堅拿道天橋>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諾道中>域多利皇后街>皇后大道中>皇后大道西>正街

東行路線:正街>干諾道西>東邊街北行>干諾道西>干諾道中>告士打道>堅拿道天橋>堅拿道東>
禮頓道>邊寧頓街>〔怡和街>銅鑼灣道>東院道>香港大球場〕

本路線和1一樣,亦以1+1方式營運。
由於括號中之線段客量較低,加上車程耗時較短,除早上上學時段外,
一班車兩轉會梅花間竹地「進入」與「不入」香港大球場,
即第一轉入香港大球場,第二轉東行至邊寧頓街時,便會左轉怡和街展開西行行程。
此安排會使其中一轉路線兩邊盡頭均為循環點,但由於車程不長(每個單程大約25分鐘),
司機亦會有充足的時間在香港大球場總站如廁及休息。

本路線特色之處在於東行乘客將於皇后大道西西行站候車,
並可能於怡和街或軒尼詩道西行站落車。
但巴士唯有於東邊街上橋,才可不經港澳碼頭對開一段極為繁忙及容易塞車的路段;
同樣道理可運用於整段軒尼詩道東行線。
此路線西行服務銅鑼灣往中環至西營盤的乘客,
東行服務上環文娛中心至西營盤至西營盤往銅鑼灣或灣仔(東)之乘客。
由於速度有一定保證,加上塞車機會遠低於以往,相信客量會有一定保證。

5X
筲箕灣往返堅尼地城〔特快〕($8.0/$5.6雙向分段?)


此路線實際上全條改自區議會最近通過的18X。
由於18X路線全程行走港島北岸,加上北角以東往返西環的需求不足以維持一條密車路線,
在雙向分段實施下,新5X將會具備「西銅」、「筲銅」和「筲西」三項特快服務,
北角至天后、灣仔至西營盤間不設分站,勢必吸引大量乘客乘搭,成為本建議的皇牌路線。

西行路線:原有2X路線至太安樓>筲箕灣道>康山道>英皇道>健康中街天橋>東區走廊>維園道>
告士打道>堅拿道天橋>堅拿道西中途站>堅拿道天橋>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諾道中>干諾道西>
嘉安街>德輔道西>原有5B路線

東行路線:原有5X路線至水街>干諾道西>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堅拿道天橋>堅拿道西中途站>
堅拿道天橋>告士打道>維園道>東區走廊>鰂魚涌出口>渣華道>英皇道>筲箕灣道>原有2X路線

堅拿道西中途站站柱將設有一部八達通機,供在該站落車的5X乘客拍卡,作為雙向分段回贈的車費。
由於堅拿道西分站能同時服務銅鑼灣(軒尼詩道以南)及灣仔(東)乘客,加上雙程路線均使用該站,
該分站將會非常繁忙及擠迫,可能需要移動原有過海路線的站位。

由於不停北角至天后及灣仔至西營盤,雖然會兜入堅拿道西及用較多時間上落客,
但車程應該與現時18X相約,估計仍具極大吸引力。


11
渣甸山往返荷李活道〔循環線〕($6.1/$5.0?)


此線實際上只是將26的極大部分路線複製到11,並延長至11的東端總站。
由於荷李活道客量不多,全線用城巴現有的單層巴士即可。
路線方面,大坑道迴遊處對上行走現時11的路線,對落行走現時26的路線。

由於11車費比26貴,為盡量不造成「加價」效果,可以考慮採用1號路線的「開前門策略」。

11X
渣甸山往返中環碼頭〔特快/循環線〕($6.1/雙向$4.1)


設立原因:渣甸山至銅鑼灣在改動後沒有往中環碼頭的服務,
2號東行改道亦使碼頭失去快速到達銅鑼灣中心的服務。
同時,由於26取消,11X會入勵德邨兜一圈,以服務勵德邨居民。
路線將同時服務中環外街特快來往銅鑼灣的乘客。

西行路線:11原有路線>勵德邨道及巴士總站>大坑道>摩頓台>高士威道>伊榮街>邊寧頓街>軒尼詩道>
堅拿道巴士專線>堅拿道西>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諾道中>民光街

東行路線:民光街>民耀街>康樂廣場>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百德新街>紀利佐治街>大坑道天橋>
大坑道>勵德邨道及巴士總站>11原有路線

由於東行原本往銅鑼灣的乘客只須付$4.1,在新路線下,
可於百德新街新設的車站站柱安裝八達通機,乘客落車時只須在站柱八達通機拍卡即可取回$2車費。

25
寶馬山往返中環碼頭〔特快/循環線〕($6.9/雙向$4.4)


此路線與5一樣,以82X的理念運行部分路線。
由於東西行均於糖水道上落橋,路線可被視為與27重疊,並取消27線,
解決多年以來529/27的重疊局面。

西行路線:原有27路線至炮台山道>大強街>電氣道>渣華道>糖水道>東區走廊>告士打道>
夏慤道>紅棉道>德輔道中>永和街>民光街

東行路線:原有11路線至分域街>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告士打道>菲林明道>會議道>告士打道>
維園道>東區走廊>糖水道>英皇道>原有27路線至寶馬山

由於27落車原本只須付$4.4,在新路線下,
金文泰中學、城市花園、北角道及新增的糖水道(北行)分站站柱均可裝上八達通機,
讓落車的乘客取回$2.5車費。

此路線同時提供北角往中環內街的特快功能,
因此能吸引不少西行乘客電氣道東行站候車。

25A
寶馬山往返灣仔會展($4.0)


改動原因:寶馬山落炮台山服務已由25C取代,因此25A可經大坑道落山。西行路線同現時25C,從略。

25C
寶馬山往返天后鐵路站($4.0)


改動原因:天后以西已有25A服務,可以縮短路線集中處理地鐵站客源(小巴常常客滿)。
西行路線與現時相同,只至到天后便終止,從略。

47X
灣仔(摩利臣山道)往返華富(北)〔循環線〕($4.4)


此路線為原M47線。由於不再接駁港鐵,按照慣例應去除前綴「M」。
47彌補了5X改道後,石塘咀至灣仔的特快服務出缺。
本線亦使用了82X的理念來營運。

西行路線:堅拿道東>摩利臣山道>天樂里>軒尼詩道>盧押道>內告士打道>外告士打道>夏慤道>干諾道中>
干諾道西>西邊街>皇后大道西>原有M47路線至華富(北)

東行路線:原有M47路線至水街>水街>干諾道西>干諾道中>夏慤道>告士打道>堅拿道天橋>堅拿道東

本線能夠吸引摩理臣山道至盧押道間往返西區的特快乘客。
東行乘客將於軒尼詩道西行線落車,但好處是能夠避過軒尼詩道東行的嚴重塞車。

取消路線


5B:東院道及大球場已有新對外路線,銅鑼灣一帶流水有10,灣仔以西流水有1,
故5B可以取消並加強其他路線班次密度。

18X:資源較多與18/18P重疊,新增的客源也不多,乾脆以新5X代替就好。

26:路線已改由11及11X提供,可以取消。

27:新25已經代替行走糖水道至炮台山道一段,剩下的琴行街站不太重要,故可取消。

歡迎提供意見


本建議極大膽地在3條路線運用了82X的營運模式,加上有一大堆新特快線,
我預計版友會非常不習慣上述的乘車模式,並要很多時間適應。
我亦希望版友及巴士公司好好考慮在巴士站站柱安裝八達通機的雙向收費營運方式。

奈何西港島線的落成的確為巴士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如中西區路線不改革,巴士將來的經營環境將會十分困難。
北流水紅小早年以營運下路線為主,現時幾乎所有傍晚西行線已變為「新路」車,
足見紅小業界懂得變通,以維持他們的經營環境。

我相信透過取消4條路線,將可為其他路線加密班次,
並透過特快將巴士單程所耗時間大幅縮短,亦可增加發車密度。
雖然車費、車隊、班次方面資訊並不齊全,但仍希望版友可以多加考慮及提出建議。
謝謝!
wingho_cwh 發表於 2013-1-18 17: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的帖子

聽落唔錯丫, 不過小弟又覺得:
1) 最好唔好係巴士站安裝八達通機, 因日曬雨淋壞機問題較大, 改為裝係落車門位應該較好
2) 區議會未必會過, 因方案真係有D複雜
3xx 發表於 2013-1-18 19:41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kj9021 發表於 2013-1-18 21:2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wingho_cwh 於 2013-1-18 17: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聽落唔錯丫, 不過小弟又覺得:
1) 最好唔好係巴士站安裝八達通機, 因日曬雨淋壞機問題較大, 改為裝係落車門位應該較好
2) 區議會未必會過, 因方案真係有D複雜 ...
現實中的輕鐵站露天八仔機已證明可應付日曬雨淋的顧慮,裝落車門位既佔用車廂空間又阻礙乘客落車的時間;而且車廂係會移動的,不及固定裝在車站的八仔機可準確確定乘客真正的落車位置(車站)。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6-8 11: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