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大埔墟 - 大埔工業村服務 (72A/73/74K/75K/小巴26)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iseen 於 2020-12-11 15:46 編輯
[去年類似討論: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 ... 38037&highlight=75k]
睇番大埔工業村 大富街 - 大宏街 路段已經有班次不差的小巴 26 服務,而外面汀角路 (尤其西行) 與該路段相差不遠。
因應汀角路客量不斷增加,75K 亦出現用車不足的問題,而兜入工業村客量不足而走線兜 (特別多讓路位),同時亦有26 小巴接載乘客往大埔
同時工業村內廠巴甚多,街客亦不多,實在無必要用汀角路大量客兜工業村。
73 巴士在路線改革後亦看似無必要進入工業村,只要加強轉乘,用南運路入大埔中心,理應可解決兼可節省用車或加密,甚至可以更簡化走線,以太和-大埔中心-廣福道順時針循環線。72A 亦有類似情況,可能用富蝶或鳳園做總站更能服務更多人。
我估算如大埔工業村只有小巴,唯一欠缺的接駁位應該是前往任何火車站的服務。
可能有兩個方式解決: 如果71K 最終成功拆成 71C 及 71D,拉長71D 入大景街應已可解決。當然,補上轉乘 72 及 73系路線
如不行,則:
西行不難解決,只要 74K 或 75K 改行大昌街停工業村總站外一站應該已能解決 (甚至可能比汀角路塞燈更好)。
東行則可能只行汀角路,要人行 入去
歡迎討論
p.s. 75K 我之前建議過做大埔區內逆時針走線,行汀角路 - 南運路 - 運頭街 - 寶鄉街 - 安祥路 - 安慈路 - 汀角路,去加快大尾篤 - 鐵路站車程,放曬大部分汀角路 -> 舊墟客比20小巴 https://www.hkitalk.net/HKiTalk2/thread-1168967-1-1.html
|
|
|
|
|
71C、71D我當壽終正寢㗎喇,
當年除咗班次致命之外,
我估都冇咩幾多人接受到大埔咁細仲要轉車。
至於75K,兜工業邨確實係幾費時失事,
不過喺九巴角度應該唔會點理,
佢最想全部人貪快上75P,位位$6.9。 |
|
|
|
|
最近搭過一次72A星期日中午由大埔工業邨出嚟, 只係工業邨已經上左廿幾個, 有十幾個救恩-安慈路落車, 寶鄉街及廣福道都有幾個, 有些人落車沒有再拍卡取分段, 而工業邨以外的大埔市有廿幾人上車.
以呢一班車作為參考, 我會當72A係大埔區內線, 亦係掠水線, 因為可能熟客先知有雙向分段.
工業邨總站及以南路段獨市, 冇其他交通工具, 如更改為大埔區內線兜呢一段, 收唔番咁多錢之餘, 未必著數左, 因72A做30/35分鐘一班, 用區內線去做, 冇可能開得咁疏車, 但開密一倍每15/18分鐘一班, 對工業邨嚟講算密, 但大埔市就係疏, 班次好難平衡.
拎條線去做新市鎮公屋, 客源更多, 呢一點可以寫定包單, 但同時也要顧及工業邨的需求, 啲廠唔係時時刻刻有廠車出入, 上下班時間亦非固定.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12-12 20:59 編輯
75P 好 73P 74E 都好
收貴一級都係從正線抽車
而唔係新資源,即使275R亦
做唔到大埔市中心、75P叫
醒目啲停廣福先入港鐵站,而
275R區外人未必識「廣福球場」
行去廣福邨轉車出市區。
無可否認工業邨客不能不理
即使周末假期需求較低亦然,但文件
http://search.kmb.hk/TD_SS/275R.pdf
明文規定係容許由大美督開出短途,
實際上好少咁樣開,貴過75P假日又有
車多都懶得做,嗱我無話要修改75K㗎。
類似72/272E、74D/74X
機場A線/E線咁,貴嗰條係有賣點
但非繁連回本都成疑,更加唔好講
聯合班次或乘客自己睇ETA醒水、
總收貴價一程嘅BBI覆蓋返受影響
區域,不過時間成本乘客自理。
從便宜線抽車去貴線(飢餓式銷售
定係配額制作怪嘅自己諗,便宜嗰條
唔減班係迫唔到人自願升級……)貴得
嚟又疏甚至僅得少量班次,便宜嗰條故意
整到載唔晒,仲要宣稱貴線分擔咗需求。 |
|
|
|
|
本帖最後由 louis19910701 於 2020-12-12 23:36 編輯
75K想要飛走工業邨,睇怕都唔係咁容易,除非有新既全日服務取代,而家繁時已有75P飛走工業邨。
因為以前汀角路一帶只係得75K全日服務去大埔墟站(唔計小巴),而74K只係兩味線,所以75K就順理成章兜埋,
再加上75K除左大埔市往返工業邨客之外,同時都有D人往返大美督同工業邨(雖然比例相對少D,但係都有)
而如果搵74K入工業邨,又太兜兼且要加車加時,咁只會趕多D客去小巴。
所以種種矛盾之下,75K只好繼續維持原有服務...
(順帶一提,其實大宏街好窄,兩邊泊晒車,75K入去經常都要讓對頭車,經過通常要減慢車速)
至於72A,走線方面叫做盡量Cover大部分工業邨範圍,但受制於工業邨巴士總站位置所限,
就令到佢來回程合共要兜4次大貴街、大喜街、大景街,
雖然咁樣行好燒油,但無奈冇得改,除非工業邨巴士總站搬去大景街......
而73,北區重組前其實佢經埋大富街架,但重組後就變左直去工業邨巴總
變左有啲客要搭返75K
而小巴26,冇得彈啦,班次頻密,快上快落,去工業邨首選(除非去較入既位置)
當然,返放工已經有好多廠車...所以九巴只好以不變應萬變
(P.S. 其實都有唔少人係踩單車去工業邨返工的,包括小弟返過幾個月,除非落雨先會搭75K )
|
|
|
|
|
本帖最後由 iseen 於 2020-12-12 06:41 編輯
其實,點解唔叫小巴 26 食曬呢?
26 小巴 工業村上一批,超級城落一批換馬鞍山客,廣福道一樣咁做,令26小巴個客量會更加好睇
75K 無個必要去輔助小巴,尤其是汀角路同26小巴條走線唔差得遠
真心,返得廠既,唔會連個100-200米都行唔到呀嘛?
|
|
|
|
|
家陣九巴都叫醒水,係大尾督站每條柱都大字報咁賣 275R 廣福球場 車程同轉車資訊,點都搶到些少小巴客。
不過老實講,275R 汀角路要再cut 咁D細站,一係就要教司傅,無人截車就唔好埋站曬時間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