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B7 vs 59S 搭後感想
[複製鏈接]
|
早前經常用蓮塘回內地 原本是搭開B7的 有次想試試搭小巴 所以就搭了59S 自從搭了小巴後 就沒再搭巴士了 巴士主要有下列問題 :
1) 班次問題 口岸較少人的時候 B7往口岸方向要成15分鐘一班 而小巴非繁通常3分鐘左右就打爆開車 本人經常需在粉嶺站等候超過10分鐘
2) 上客時間 粉嶺站經常性上到70幾80人 等齊這堆人開車最少也要5分鐘 反之小巴上16人只需1分鐘左右, 就算是排百幾人 小巴2架2架咁同時上客 也是比巴士上客速度快
班次+上客時間 導致巴士到達口岸的所需時間往往比小巴超過15分鐘 請問有什麼改善建議B7呢?
|
|
|
|
|
常規班次15分鐘一班,粉嶺站特車係5分鐘一班,小巴嘅載客量比巴士少,好容易清晒啲人龍,要改嘅咪學B1咁兩架B7同時喺粉嶺站上客
|
|
|
|
|
粉嶺站特車 係多人先有 我平日上去/星期六近黃昏時間上去係冇 但哩D時間又唔夠客同時開兩架巴士
|
|
|
|
|
其實真係冇乜好改,走線亦都改過幾次,而且每日喺粉嶺站班次好密
|
|
|
|
|
其實樓主都列左兩者分別
而且巴士亦做唔到小巴既野
真係想體驗59S式B7服務
就要B7派小巴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小巴在其運載力之内,服務水平完勝巴士,再正常不過。 |
|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
|
|
要小巴密度就要B7學隔離B8一齊做到兩到三個新市鎮先有5分鐘一部車 |
|
|
|
|
本帖最後由 北歐暖男洛基 於 2024-8-2 15:01 編輯
批量處理就係咁,你要成本效益高做少幾批,就要每次處理大批啲客,相反你要時效快,咪每次做細批啲做多幾批,以提高成本做代價。
就單一批次而言,大批處理時效慢過小批係先天性限制,冇得「改善」。
呢個正好就係大小巴分別。
你覺得B7班次唔夠密漇時間喺「等」嗰度,時效上滿足唔到你,咪轉去幫襯59S囉,貴啲啫嘛。
定係你想B7價錢但係有59S服務?咁大隻蛤乸隨街跳…唔係唔得,有兩個辦法:1係你叫到多N倍人用香園圍過關,等大巴都可以keep住幾分鐘上滿(最少坐滿)開車,不過點都唔夠小巴上19人開車咁快;2係你自己開公司入標,收大巴價提供小巴車海服務,(本來想提議埋你用大巴車型,但係考慮小巴法定車速上限略高,行車時間理論上略短,所以作罷),不過我唔知你做(蝕)得幾耐。
題外話,你點解唔拎的士嚟比,實時處理,只要有車你上,一上完就開得車,唔駛等夠鐘夠人,夠哂優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