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運輸處客量調查的可靠性 (港島26)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atr_alx_trident 於 2024-12-26 13:35 編輯
運輸處客量調查的可靠性
運輸署每年定期進行公共交通客量調查,旨在收集全面的公共交通使用數據,了解市民對各類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巴士、小巴、港鐵、電車、渡輪等)的使用情況,並分析乘客流量和出行模式。
這些調查數據對政府及運輸服務營運商至關重要,能有效協助規劃和優化交通網絡、調整交通服務頻率,確保運輸資源得到合理分配,並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此外,調查結果亦有助於識別交通樽頸位,改善整體交通效率,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政策。
---準確度?---
然而, 26號線的「勵德邨」總站位置相對偏遠,距離勵德邨各主要樓宇較遠,日常使用不便。實際上,大部分勵德邨居民更傾向於在「邨榮樓」站上車或「德全樓」站下車,這兩個站點更貼近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因此,選擇在總站上落車的人數極少。
然而,運輸署在進行客量調查時,將「勵德邨總站」作為調查點(請睇附圖),無法真實反映居民的實際使用情況和整體客流量。這種調查方法可能低估了26號巴士的實際需求,從而影響對服務頻率和資源分配的準確評估。
---荷李活道?---
除了勵德邨居民,26號巴士同樣服務荷李活道居民。事實上,26號巴士是除旅遊專線H1(票價$41.8)外,唯一一條途經荷李活道(不包括大館一帶)的常規路線。由於該路線使用容量較小型的ADL Enviro400雙層巴士,車輛容量有限,繁忙時段經常出現頂閘(載客量飽和)的情況。
然而,運輸署在進行載客量調查時,似乎忽略了荷李活道居民對26號巴士的實際需求,未有將這部分客流納入調查範圍或進行專門分析,導致數據未能全面反映實際的客運需求。這種調查方法令人質疑, 運輸署是否忽略了部分使用26號巴士的重要乘客群體?其數據分析和政策規劃又能否真實反映實際情況?
|
-
繁忙時間
-
非繁忙時間
-
上繁 - 荷李活道大量返工客前往中環至銅鑼灣一帶office
-
下繁 - 上層坐滿
-
下繁 - 返回勵德一帶已經差不多企滿
|
城記26就係因荷李活道而存在, 勵德?算把啦
|
|
|
佢最多都係無講最高載客點咩情況
唔代表佢D野唔準
反而你知邊個位架車最多人
應該反映返比相關部門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但係有咩原因會令運吉喺接近0上落嘅總站計客量
擺明就係唔make sense
不如話101/104堅尼地城總站冇客, 之後就話使用率低狂減班?
|
|
城記26就係因荷李活道而存在, 勵德?算把啦
|
|
|
咁個問題係D數做完比邊個睇
但就算比你去數最高載客點
都可以玩數字遊戲
數一個鐘同數三個鐘結果都唔一樣
人地係好識玩隻GAME
不過你都識講勵德總站無人上車
運吉都如實反映少過1成
你話佢唔準就似乎有問題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坦白講以2024年計 咩站多人上用八達通或其他電子支付數據都可以得到好可靠數據,咩站多人落可能都可以用感應類科技幫手;點解客量統計仲可以同實際有咁大偏差,方法又咁傳統;依家唔係咩都可以講數字化同大數據化? |
|
|
|
|
咪就係選個位置
專登搞到好似好少客
咪成功減車lor
|
|
城記26就係因荷李活道而存在, 勵德?算把啦
|
|
|
點Q知, 想做數
明知條線係多客, 但最尾冇客
上環荷李活道居民又唔數
之後去冇客嘅位數客
最終唔想做咪減班lor
不過26應該幾好做, 淨係上環站駁上皇后街, 普仁街, 文武廟, 荷李活華庭, 位位都$5.2🤑
|
|
城記26就係因荷李活道而存在, 勵德?算把啦
|
|
|
atr_alx_trident 發表於 2024-12-26 12:34
點Q知, 想做數
明知條線係多客, 但最尾冇客
上環荷李活道居民又唔數
當年我投訴過14D,九巴派人點人數明明望到張紙高峰係140-150,明明已經超載,但竟然話班次滿足需求??
|
|
|
|
|
atr_alx_trident 發表於 2024-12-26 12:26
咪就係選個位置
專登搞到好似好少客
咪成功減車lor
咁26減左班未
依家我只係見到你得唔到想要資料就屈人唔準
但明明你自己已經prove到係準
咁同雙重標準有咩分別
|
|
|
|
|
你話接近0上落佢有辦法數到平均一成幾人?
依家我反而覺得個調查好有意義喎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