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資料分享] 愉城苑及汀雅苑本是出租公屋 (附舊剪報)
[複製鏈接]
|
沙角邨及愉城苑:
1977年,政府公布興建沙角邨,計劃分三期進行。其中,第二期是興建三座相連的十字塔型大廈,每層有八伙,樓高二十三層,乃房屋署的新設計。
1980年1月,政府見居屋計劃受歡迎,故把沙角邨成為房署首個租售兩用的屋邨,把第二期4座18層高的530個單位撥出,作為居屋。
1980年2月,該4座大廈正式命名為愉城苑。
大元邨及汀雅苑:
1977年,政府決定發展大埔,拆遷元洲仔,初步把擬建的大埔第一個公共屋邨命名為元洲仔新邨,並欲正式命名為大元邨或南坑邨。
及後,採用了大元邨這名字,並公佈計劃分兩期興建,共8座大廈。
1979年4月,把大元邨8座樓宇命名為:豐泰樓,順泰樓,民泰樓,康泰樓,榮泰樓,華泰樓,怡泰樓,安泰樓。6月,重新定名為:泰欣樓,泰榮樓,泰民樓,泰樂樓,泰怡樓,泰寧樓,泰熹樓及泰德樓。
1980年4月,第一期的泰榮樓及泰民樓率先入伙。泰欣樓及泰樂樓則6月入伙。而第二期的怡,寧,熹,德4座仍然進行建築工程,預計翌年中入伙。
1980年6月尾,政府公佈大元邨第二期其中一座3幢相連十字型的樓宇,撥為居者有其屋之用。
[ 本帖最後由 ilovepcc 於 2013-12-18 16:46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大元邨附近有地名名南坑?南坑不是在十八鄉嗎(南坑村、南坑排)? |
|
|
|
|
南坑在富亨邨以西, 大元邨以北. |
|
|
|
|
我不是那個年代, 但估計初期出售的居屋, 若整個範圍只預備興建居屋,
那裡當然只有居屋名字, 若是公屋附設居屋, 則居屋便先以公屋名字稱呼,
然後再更改新屋苑和樓宇名稱.
其實之後有很多真的為公屋, 後來改為居屋用途的, 本身就在公屋範圍內,
只是出售時已經改好屋苑名稱, 同埋那些居屋質素與公屋基本上相差不大,
跟早一點落成, 位於公屋用地裡的居屋如愉城苑和汀雅苑比較, 與同期公屋的
質素差距係收窄左, 所以新田圍邨裕圍樓當初無論係預留作公屋抑或居屋,
都可以有合理的理由去解釋, 但現在再去搵返裕圍樓當初的規劃應已無從稽考. |
|
|
|
|
原帖由 EX-TL 於 2013-12-19 08:06 發表 
我不是那個年代, 但估計初期出售的居屋, 若整個範圍只預備興建居屋,
那裡當然只有居屋名字, 若是公屋附設居屋, 則居屋便先以公屋名字稱呼,
然後再更改新屋苑和樓宇名稱.
其實之後有很多真的為公屋, 後來改為居屋用 ...
當年是有報導過,因為沙角及愉城苑的情況,當局是有修改過居者有其屋之條件,令當局更有彈性去撥出原先作公屋用途之樓宇。
而當年第二期甲出售時,有一部份市民因為揀樓次序較後,寧願不要愉城苑,放棄揀樓。所持理由是樓宇本身是公屋 (感覺不良好乎?)
當初當局設計沙角邨,第二期採用當年的新式十字型設計,是說明是用作編配予大家庭。
而我也想重申一點,1978年時曾有報導指禾輋邨第二期其中千多個單位是擬作居屋用途,但沙角邨是直到1980年初,"愉城苑"已經興建中才決定公屋改居屋。因此,沙角邨的確是一個先河,而非你所指的情況。
我亦再補充有關汀雅苑的情況:
1980年3月,當局仍然指大元邨第二期有4座樓宇。
1980年6月初,當局公佈將會有9個居屋屋苑建築中並將會出售,名單上並沒有大埔區的樓宇。
直到1980年6月尾,才公佈是將大元邨第二期的十字型樓宇,撥作居屋用途。當時樓宇已經建築中。
[ 本帖最後由 ilovepcc 於 2013-12-19 08:2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ilovepcc 於 2013-12-19 08:23 發表 
當年是有報導過,因為沙角及愉城苑的情況,當局是有修改過居者有其屋之條件,令當局更有彈性去撥出原先作公屋用途之樓宇。
而當年第二期甲出售時,有一部份市民因為揀樓次序較後,寧願不要愉城苑,放棄揀樓。所持理由是樓宇本 ...
兆安、旭埔、茵翠、啟泰、怡閣五苑,均是與愉城苑設計相似兼同期(兆安苑完全與愉城苑一樣),是否也是公轉居?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13-12-19 19:38 編輯 ] |
|
|
|
|
回復 7# 的帖子
首先回答了兆安苑的問題。
據1980年6月初,政府公佈的規劃中/建築中/將出售的居屋,不僅沒有大埔區,也沒有屯門南部的 (但有提及屯門北部50區,即現今的兆康苑)。但在1980年尾,安定邨揭幕時,已提及安定毗鄰的居屋 (但未定名) 12月中,定名兆安苑,那時已經興建了大半。
而友愛邨及安定邨這兩個姐妹邨計劃下的5期工程是包括現時的兆安苑。
其他幾個改良舊十字型的居屋,請容我容後回覆。
[ 本帖最後由 ilovepcc 於 2013-12-19 14:37 編輯 ] |
|
|
|
|
回復 7# 的帖子
1980年11月杪,政府公佈將在石湖墟興建居屋,但這居屋是後來落成的彩蒲苑。(風車型)
反之,半個月後政府批出石湖墟邨的建築合約,當中包括8座十字型大廈,也即是後來的旭蒲苑(改良舊十字型)。 |
|
|
|
|
本帖由 ilovepcc 於 2013-12-19 16:51 發表 
1980年11月杪,政府公佈將在石湖墟興建居屋,但這居屋是後來落成的彩蒲苑。(風車型)
反之,半個月後政府批出石湖墟邨的建築合約,當中包括8座十字型大廈,也即是後來的旭蒲苑(改良舊十字型)。 ...
石湖墟邨即彩園邨?另外,再加問兆山苑是否與#7所問的居屋狀況相似?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