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將軍澳綫隧道實際盡頭就係去到嗰座通風大樓附近,即係天后廟道、炮台山道交界
|
|
|
|
|
北角站以西嘅越位隧道係預留將來興建北港島線,延伸至銅鑼灣北站,應該會喺天后站至炮台山站嘅隧道下通過
類似上環站越位隧道延長至西營盤站一樣
|
|
|
|
|
原來係咁,因為一路都係信維基百科咁寫東區海底隧道全長2.2公里,連接香港島和九龍東部;共有5條管道,其中兩條為單程雙線行車管道,2條為港鐵將軍澳綫鐵路列車使用(2002年8月3日以前為觀塘綫),以及一條容納環境控制系統的管道。
咁道牆中間有無任何門可以通去另一邊?
|
|
|
|
|
當年北港島綫只有宜家所謂嘅「換綫方案」,北角站嘅調頭隧道明顯係預留接駁天后站嘅港島綫隧道
|
|
|
|
|
東隧係一條好闊嘅管道,用幾道牆分成,兩條行車,兩條鐵路,一條通風,共五部分,維基冇寫錯,只不過一般人唔知一分為五,行車同鐵路隧道應該唔能夠連接
|
|
|
|
|
原本港島線既隧道闊度限界問題,東涌線列車係行唔到架喎
|
|
|
|
|
所以宜家咪得番交匯方案
將軍澳綫同東涌綫伸延至添馬站
唔分拆港島綫
亦唔貫通將軍澳綫同東涌綫
|
|
|
|
|
將軍澳綫隧道實際盡頭肯定不止去到天后廟道、炮台山道交界,而是更遠的地方。
上述兩條路的交界位置才剛過了交叉渡線才100米左右,但調頭列車是駛至渡線之後約200米才停下,而停止位置再前面還有數卡的緩衝空間。
|
|
|
|
|
其實「換線方案」的困難在技術上是克服到,只不過最後基於工程複雜性、財務/投資回報及東區居民反響等因素,才改為「交匯方案」。
|
|
|
|
|
正解。
當年北角站以西的調頭隧道,定線直指往天后站,是為了預留連接條件予當時北港島線把將軍澳線直通至西區的方案,以便接駁天后站東側的路軌。至於前面kumagai板友所指的「北角站以西嘅越位隧道係預留將來延伸至銅鑼灣北站」並不是調頭軌定線的設計原意,因當時並未有「交匯方案」。
由於後來北港島線的規劃有變,RDS2014已明確指出會採用「交匯方案」,將會在現時的北角調頭軌的中段位置,在管道外側開鑿兩條新的管道。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